转自:廊坊日报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在这场万众瞩目的足球盛事中,球迷们纷纷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员加油打气。但与此同时,各类相关赌博开始猖獗,“赌迷”们抱着“一本万利”的心态疯狂投注,越陷越深。连日来,多地公安机关发布提示,呼吁网友远离网络赌球,一些视频网站也对涉及赌博导流的账号采取了封禁措施。
绿茵场上,一切皆有可能。这种不确定性令人倍感紧张、刺激,于是,每到世界杯期间,在网络世界的阴暗角落里,就会掀起赌球狂潮。有人将其当成一种“社交货币”,期望能在球迷圈里有参与感、有话题性;有人自以为对各球队十分了解,自信能靠着多年的经验实现“发财梦”;还有人认为“小赌怡情”,赌球无伤大雅。但事实上,在我国,任何形式的赌博行为都不被法律允许,目前,参与世界杯竞猜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购买由中国体彩中心发行的足球彩票,其发行和运作都有严格的审批监控程序,收益也被用于公益事业。除此之外的“博彩”“买球”“赌球”等都属于违法行为,背后存在巨大风险。
“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这句话深刻道出了赌博的实质。“赌迷”们总认为“富贵险中求”,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盘,久而久之越陷越深、越输越多,最终要面对“久赌必输”的结果。此外,网络赌球平台往往暗含风险,有的平台称有内部消息,可以帮玩家下注,玩家转账后,对方却拉黑了玩家,卷款消失;有的平台上,玩家小额下注时可以正常提现,大额下注后,系统便以五花八门的理由拒绝玩家提现;有的平台还会套取玩家的个人信息、财产信息……种种“设计”都来自网络赌球平台背后的运营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套走玩家的钱。
赌博是万恶之源。赌球不仅影响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也是诱发各类违法犯罪的祸根。值得注意的是,赌球还常常与贪腐紧密勾连。梳理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发现,确实有因赌球失去信仰、坠入贪腐深渊的党员干部。某“80后”干部沉迷赌球,不仅输光积蓄、赔上房产,还欠下了高额赌债。为了还债,他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牟利,并非法收受钱款共计60余万元。今年,他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大好的前程因赌球毁掉,这样惨痛的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人生不是赌局《彩虹多多app》,不能推倒重来。对于赌球现象,必须重拳出击。早在2018年,财政部、中央文明办等12部门就联合发布公告,坚决禁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严肃查处企业或个人违法违规网络售彩。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赌球平台更加隐蔽,花样不断翻新,骗局防不胜防,必须严抓严管、常抓不懈。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日常监管;要夯实网站平台责任,督促其及时堵住管理漏洞,铲除赌球滋生的土壤;要加大反赌反诈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增强反诈拒赌意识,自觉远离赌球。此外,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抓好思想教育,激励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法治观念,净化生活圈。
足球运动不仅是技巧的角逐、智慧的较量,更是美的展现,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荣光。对于广大球迷来说,坚决抵制赌球,真心实意地为每一次进球呐喊、为每一场胜利欢呼、为每一次拼搏致敬,才是世界杯的正确“打开方式”。